央視春晚自1983年橫空出世,數十年來用具有觀賞性和藝術魅力的方式演繹人間百態,記錄生活的苦辣酸甜,流傳百姓的關注與期待。
從80年代一枝獨秀、獨占鰲頭,到90年代在探索中成長壯大,至新世紀日趨成熟、接受巨大考驗,央視春晚一直力求在相對穩定的形態之外尋求創新與改變。
隨著舞美規模不斷擴大,整體視覺逐漸拓展至全場,巨型升降屏被大量使用……春晚舞美在逐年創新的同時,也給現場燈光設備吊掛系統帶來了更大的挑戰。
本文將帶領大家走進春晚舞臺,了解肩負“重”任的懷鴿集團,如何擔起現場燈光設備承載燈架的智能升降任務,填補數控吊掛系統的空白。
“ 現場燈光控制進入新時代 ”
2020鼠年春晚,大量機械屏的應用,給春晚現場燈光團隊帶來了難題。
因為機械屏升降過程中會造成舞臺燈光出現忽明忽暗的情況,而在原有舞臺上燈光系統的吊掛設備是功能性的,只能讓燈光架固定在一個位置上,不能輕易移動,無法滿足燈光團隊應對日新月異的舞美設計。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春晚燈光團隊開始尋找優秀的吊掛系統研發集成商。
當時,燈光團隊聯系到了在國內舞臺吊掛系統領域,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河北懷鴿起重機械集團。通過技術交流溝通,懷鴿團隊了解現場問題及需求之后,針對性地定制了一套數控吊掛系統:
通過對電動葫蘆的編程控制,桁架組合能夠進行各種高度和角度的升降、偏轉等運動,同時,人機界面實時反饋桁架的各種運動狀態。
因此,燈光架可以在運行范圍內的任意一個點停止及再運行,并根據不同節目及機械效果跟隨變換。燈光團隊的設計效果得以完整呈現,實現實時動態的節目演出和錄制效果。
有了這套數控吊掛系統,燈光團隊的難題迎刃而解。懷鴿數控編程葫蘆的首次結合使用,也標志著春晚現場燈光控制進入了全新的時代。
“ 難度升級,必須萬無一失 ”
今年春晚舞美首次采用環形屏幕設計,將整體視覺拓展至全場,讓舞臺與觀眾席融為一體。
舞臺背景主屏為61.4米×12.4米的8K超高清巨型大屏幕,除主舞臺主屏、地屏、冰屏外,還在觀眾席后方布置了154塊超高清屏幕,每一塊都擁有獨立的通道,可同步接入154個信道呈現,與舞臺整體構成一個穹頂演播空間。
在穹頂整體布局中,除高清屏幕外所有區域使用最新投影技術,實時與屏幕內容相結合,完美構成無漏演播空間。
為了保證這個無漏演播空間的美學呈現,燈光設備必須保證移動軌跡的靈活可變。今年,懷鴿二度擔負起燈光設備的數控吊掛任務。難度升級,但在現場觀眾和數億網民面前,必須萬無一失。
懷鴿在春晚現場舞臺正中央,吊掛起66臺懷鴿SU-GP+編程數控電動葫蘆。這些電動葫蘆運行速度突破19米/分鐘,并且平穩靜音。配合燈光音響大屏,運用數控編程控制技術,展示每個節目的每個場景。
“這是一套先進、安全可靠、網絡化的數控葫蘆吊掛系統,系統包含電動葫蘆吊點及控制設備、安全電源柜、配套靈活電動葫蘆鏈條理線器。”懷鴿團隊介紹,“還集成了實時的系統運行監控功能和異常錯誤處理功能,保證春晚現場的設備安全性。”
系統結構簡單安全,整體布局使設備層簡潔整齊,滿足了春晚現場的視覺要求。并且,使用過程中的維護簡單省時。
同時,得益于其系統靈活性,桁架可任意組合,組成各種異型掛架,在不同角度傾斜,適應春晚舞臺的要求??蓴U展式的吊掛控制器,控制容量靈活可變,給使用者帶來了很大的便利。
超高精度,切換自如,懷鴿再度在春晚舞臺的呈現中,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“ 全面智能時代 ”
央視春晚已陪伴國人近40年,是一個彌足特別的全民盛會。聚集國內各個專業的演出團隊,演繹一年中各地人民的辛勤付出,匯報一年里國家的進步與發展,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。
“連續2年參與春晚錄制,懷鴿人感受頗深。我們為加入到這樣一場盛會感到自豪,同時,這種肯定,也成為鞭策我們繼續銳意進取的源源動力。”懷鴿團隊說。
懷鴿集團這些年深耕全球起重機械市場,正以不斷探索的心態,力求推動國內舞臺吊裝進入先進、安全、靈活的全面智能時代。
期待這個具有民族抱負的企業,為行業帶來更多驚喜。